伴隨着現代力量不斷給傳統的婚姻家庭觀念帶來衝擊,我國婚姻家庭結構也面臨着嚴峻考驗,一個集中表現就是離婚率的上升。其中80後離婚率最高,下面為大家詳細分析80後離婚率不斷上升的原因。
80後成離婚主力軍,離婚率不斷上升原因何在?
據民政部統計,我國離婚對數已經從1980年的34.1萬對,增至2011年的287.4萬對,(簡愛情感官方/信:,一對一免費分析~)2011年的粗離婚率從1979年的0.33‰上升到2.13‰,約增長了6.5倍。離婚率的持續升高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尤其是那些生於中國計劃生育政策之下、成長於中國經濟爆炸式發展的「80後」年輕一代的婚姻問題更值得深思。據不完全統計,從年齡結構看,22~35歲人群已經成為離婚主力軍,也就是說,「70後」、「80後」成為離婚高發人群。
「80後」離婚率趨高一方面折射出這一社會群體婚戀觀的變遷,同時高離婚率也會給社會的穩定帶來潛在威脅。本文從社會學視角對「80後」離婚率趨高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轉型社會時期「80後」青年一代出現「閃婚」、「閃離」現象的各種原因。
1.社會變遷與婚姻觀變化
進入社會轉型期以後,我國社會系統的各個構成要素都發生着急劇的變遷,社會結構的突變和社會階層的不斷分化,加之現代性文化對傳統文化觀念的衝擊,導致「80後」青年一代的婚姻家庭觀念發生了轉變。有學者研究表明,現階段農村青年的婚姻觀念已由依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辦、買賣婚姻發展到自由戀愛、自主選擇的多元化婚姻觀,同時伴隨着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以及青年一代對社會認識的逐步成熟,「80後」青年逐漸在社會運行的脈絡中形成一種兼具傳統精華和現代理性的新型婚姻家庭倫理觀念。
擇偶方式崇尚自主,但父母之命仍作參考;同時「80後」青年婚戀選擇呈現出日趨世俗化和功利化的特點,經濟條件在婚戀選擇中日益占有重要地位。「80後」青年是生長於市場經濟飛速發展時期的特殊群體,市場經濟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培育了「80後」青年婚戀觀的自主自覺性,但同時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群體利益分配和價值取向的功利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對青年的婚戀價值觀形成衝擊,擇偶過程中感情和緣分地位逐漸弱化,戀愛和婚姻中的「等價交換」意識不斷凸顯,甚至部分青年希望通過婚姻和家庭的途徑為自己的物質生活和工作事業獲得捷徑,比如社會當下流行的「找老公要找高富帥」、「娶老婆要娶白富美」等青年流行語就很好地解釋着現代物質文明催生下婚戀觀的世俗化和功利化。
(簡愛情感官方/信:,一對一免費分析~)
擇偶是婚姻建構的起始階段,一旦「80後」青年的擇偶觀出現扭曲或偏差,勢必會對以後的婚姻生活以及夫妻感情產生消極影響,甚至為離婚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2.人口性別比與婚姻擠壓
人口出生性別比是人口性別結構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反映一國人口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人口性別比的高低直接影響着婚姻結構和家庭結構,甚至會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影響。自1982年以來,我國人口出生性別比就一直偏高於正常值,2000年人口出生性別比高至118.59,2005年這一數字繼續維持,而2010年「六普」的數據資料顯示,人口出生性別比雖較之「五普」有所下降,但仍高於118,達118.06。我國人口出生性別比失調問題依然嚴重。
人口性別比失調所導致的直接後果便是婚姻擠壓狀況的出現。伴隨着婚姻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青年一代特別是「80後」青年群體的婚戀觀難免不受其影響,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在嚴重的婚姻擠壓之下,農村「80後」青年的婚姻多受父母控制,且初婚年齡較低,「閃婚」現象十分突出。同時,當代青年對婚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卻相對比較淡薄,這就導致他們婚姻的穩定性在不斷下降,使得一些由生活瑣事引發的「婚姻死亡」現象越來越多。
3.自我意識增強和家業分離
「80後」群體是改革開放時代寬鬆社會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在其成長過程中交織着傳統集體主義文化與現代市場經濟的個性張揚。同時,隨着「80後」群體社會化程度的逐漸提高,其個性獨立和自我意識迅速增強,為人處世技巧和策略與改革開放以前的代際群體存在鮮明差別。有研究指出,「80後」離婚率高與其自身的成長經歷有關。「80後」多為獨生子女,集體生活經歷少,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對婚姻的期待高,婚姻生活稍有不順,便會用離婚來解決,並且「80後」小夫妻離婚多屬於衝動型離婚。
4.婚姻替代資源增多
替代選擇假說最早由萊文奇提出,他認為婚姻穩定性是婚姻本身的吸引力,是婚姻以外其他選擇的誘惑(也稱配偶替代)和離婚障礙平衡的結果。
「80後」群體的性觀念和性開放程度高於以前的代際群體,而且他們對於婚前性行為和婚外性行為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斷提高。根據《2010年中國青年網民婚戀觀報告》顯示,關於離婚原因的調查,其中32.8%的家庭因對方出軌而破裂,選擇這一原因的比例最高;而在對待婚外情的態度上,大部分青年群體認為婚外情是一種道德敗壞行為,是對於夫妻雙方和家庭成員不忠的表現,但是也有6%的人承認「自己有婚外戀情況」,10%的人認為「不必大驚小怪」,13%的人覺得「只要為了真情就可以理解和寬容」,5%的人「無所謂」。可見青年一代對婚外情觀念的開放。
「2012中國人婚戀幸福感」調查顯示,7至10年婚齡幸福感最低;婚姻「頭號殺手」是出軌,而且僅有57.5%的調查對象認為自己肯定不會發生婚外戀。婚外戀已經成為中國離婚率持續走高的最大「殺手」,也逐漸成為威脅「80後」婚姻質量的一大「毒瘤」。
5.父母對婚姻的干預促使矛盾升級
雖然目前我國的婚姻自由已經得到實現,但是一些傳統的、封建的婚姻觀念仍然在部分農村地區甚至是城市地區根深蒂固,儘管「包辦婚姻」已經喪失了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基礎,但「門當戶對」等傳統婚姻觀念還在對「80後」群體的婚姻選擇和婚後生活起着影響作用。而促使這些觀念繼續影響青年一代婚戀觀的根源在於社會變遷過程中父母對於兒女婚姻形式的安排和建構。
一部分「80後」群體的婚戀觀更多體現着父母的意願,有的青年則願意聽從長輩的意見與安排。有的「80後」女性在談到她們的擇偶標準時,會說到「我媽跟我講不要嫁農村的」;「女方父母還沒見面前,不要見男方的父母」;「要找個有經濟條件的,至少也要有穩定工作的」,有的還考慮到了將來的生育與遺傳問題,對外表尤其是身高也提出了要求。這是婚前父母對兒女在擇偶標準上的影響。
此外,在「80後」青年婚後的生活中,父母憑藉其「自我經驗」的權威性繼續影響着兒女的婚姻生活,並且在一些家庭事務上享有參與權甚至決定權。如果說「70後」離婚率高的原因是經濟能力分化,那麼「80後」離婚率高的原因則是父母插手多。「80後」群體是父母寵愛的青年一代,婚前父母對兒女的愛主要體現在衣食住行,而婚後則更多地體現在讓「80後」小夫妻對父母感情上的繼續依戀和婚姻問題處理能力上的依賴。「80後」小夫妻在遇到婚內矛盾的時候,大部分人會把父母作為解決自己婚姻問題的「智囊團」。而此時父母因其對兒女婚姻控制力變強從而對兒女的婚姻加以干預,當然這種干預更多的是從他們的經驗出發,把他們處理婚姻問題的方式強加到兒女婚姻問題的處理上。由於婚姻家庭結構在社會變遷過程中不斷的進行解構和重塑,使得父輩一代婚姻問題處理的方式在「80後」青年一代婚姻問題的解決上難免會出現「吃不消」的現象,不但婚姻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反而會促使夫妻雙方矛盾進一步升級,達到難以調解的程度,從而給「80後」婚姻生活造成嚴重威脅。
6.離婚成本降低,離婚程序簡易化
隨着時代的發展,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的離婚觀念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從過去的「家醜不可外揚」到如今青年一代婚姻解體速度加快,離婚給夫妻雙方及其家庭所帶來的社會壓力不斷降低。在現代社會,離婚已經不再是一種家庭醜聞,它正逐步成為男女兩性爭取婚姻自由和實現婚姻權利的重要途徑。
「80後」離婚率趨高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婚姻約束的社會文化基礎正逐步弱化。在傳統社會,締結婚姻是家族血脈延續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從以前到現在的婚禮規模和婚慶花費就足以證明婚姻的巨大影響力。而離婚則會給家庭成員以及整個族群的威望甚至生命延續造成消極影響,因此在傳統社會離婚率較低,主要是由於離婚的社會成本過高。但是,進入現代社會以後,婚姻自主成為青年一代婚姻締結和發展過程中的主流觀念,這一婚姻自主既包括結婚自由,當然也包含離婚自由。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婚姻觀念不斷開放,其包容性較之傳統社會有了明顯提高,因此現代社會,離婚給夫妻雙方及其家庭成員所帶來的社會壓力不斷減小,離婚的社會成本也在不斷降低。
除此之外,法律程序的簡單化也讓離婚的現實可能性變得更大。
總之,「80後」群體大多數已經進入婚姻家庭,其婚戀觀將繼續發生變化。隨着我國人口出生性別比居高不下以及婚姻市場擠壓狀況的日益嚴重,「80後」群體的婚姻生活和婚姻質量如何在社會變遷以及在與家庭成員互動過程中建構,高離婚率趨勢何時得以降低,將成為全社會必須關注和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之一。
評論列表
服務特別好,而且給人的感觸也挺深的,真的可以的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