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人生大事也是重要的公共議題,近期有關初婚年齡推遲的討論,就登上了網絡熱搜榜。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副院長張國剛建議,將我國男女法定結婚年齡下調至18周歲,以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
委員建議法定婚齡降到18歲,這一舉措真的靠譜嗎?
在張國剛看來,理由有三:
1.法律上規定年齡滿18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定義為「成人」。情感困惑加導師/信,一對一免費分析
2.從醫學上來說,女性最佳生育年齡為23歲到29歲,一對夫妻如果要生兩個孩子,女性最好在30歲之前生育二孩。
3.從國際上看,大多數國家的法定結婚年齡都在18歲或18歲以下。就在前幾天,生育率不振的日本,通過法案下調了成年年齡及男女結婚年齡:都是18歲!
今年兩會上,「結婚」「生孩子」的話題被熱議。如果說「延長女職工生育產假」、「對二胎家庭實施稅收減免政策」、「解決幼兒入園難問題」等建議,直指提高全社會生育意願,從而提高人口出生率、延緩老齡化,那麼,降低維持了38年之久的「男不得早於22歲,女方不得早於20歲」的法定婚齡,則將解決問題的觸手延伸到了青年男女的婚戀環節。
確實,《婚姻法》的上一次修改,還是在2001年。雖然計劃生育仍是基本國策,但隨着人口形勢的變化和「全面二孩」的推行,對法定結婚年齡,特別是「晚婚晚育應予鼓勵」這樣的規定,確有深入討論的必要。
當然,要提高生育率與婚戀率,側重點還是有所區別的。簡單來說,提高生育率是經濟問題。為什麼很多夫妻不願意生小孩、二孩?主要擔心有兩點:一是生育後無法保證現有生活品質不下降,二是無法給小孩符合預期的生活。歸根結底,是擔心「錢不夠」。
而婚戀問題則不同。誠然,很多適齡男女不願意走入婚姻,也有經濟方面的考慮,但到今天,性質已經發生轉變。加/信,一對一免費分析情感問題
在這其中,城市青年男女的表現尤為明顯。在某問答平台500多萬瀏覽量的問題「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結婚了?」里,點讚最多的觀點認為,單身者在感情、生活習慣、興趣愛好、財產分配、職場晉升、家庭關係等方面擁有更多自由和話語權,而結婚則意味着在這些領域全面失守,投入與產出、風險比失衡。概括地說,不結婚我可以過得很精彩,結婚我可能過得很悽慘。所以,我為什麼要結婚?
與城市男女追求物質與精神獨立的「主動單身」不同,農村青年找對象難,則是受困於天價彩禮、性別比失調、外出務工帶來的異地分居等現實問題,可視為「被動單身」。
近一兩年,青年男女的婚戀問題,正從個體選擇、家庭期待,逐步上升為國家社會層面的宏大命題。從去年團中央和各地團委的「幫年輕人找對象」,到春節期間央媒對農村地區男青年找對象之難的調查,正如網友所言,越來越多的單身男女感受到了「來自最高級別的關懷」。 >>在線預約婚姻家庭諮詢師(☞婚姻修復),獲得一次免費的情感分析機會!
在這個意義上,無論是從增加年輕人收入、減輕生活負擔着手,還是從修改婚姻法,降低男女法定結婚年齡着手,都值得探索。當然,從社會層面而言,培育年輕人積極的婚戀觀,讓更多人認識到婚姻的美好,同樣不必可少。
熱門文章推薦:
約會看電影out:教你三個約會技巧 感情迅速升溫
挽回你用對方法了嗎?6步走教你針對性挽回
相親約會:如何選一個好的約會場所
評論列表
我對比過很多家,你們家的服務真的很不錯,很慶幸選擇你們幫忙挽回!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