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男人打了女人之後通常會懊悔自己的行為向女人道歉,事後還會對女人加倍的好來彌補自己的過失。這時會讓女人有一種被愛的感覺,女人會用愛來回饋男人,又會強化男人的暴力。女人無法擺脫暴力,除了與愛有關,還有以下幾種原因:
為什麼有些家暴受害者無法離開?
1、因為經濟與住房而無法離開現有的關係,沒有錢財與穩定的棲身之所,使受暴者離開的願望變成不切實際的幻想,求助於家人和朋友,同時會給家人和朋友帶來不安寧的因素,到一個不為人所知的地方藏身,等於是自絕於社會,最後還是會因為無計可施回到家庭中。
2、施暴者會以傷害孩子為要挾,阻止受暴者離開,為了孩子的安全,受暴者不得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一邊。
3、社會的歧視與家人的不合理的規勸。社會對受暴者要求承擔婚姻的職責對孩子的撫養,受暴者向警方求助會以「家務事」為由拒絕受理,親朋好友會勸受暴者以「大局」為重,能忍而忍,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無視受暴者的處境中的痛苦,讓受暴者欲訴無門,在精神上感到被社會孤立和拒絕。
4、為施暴者的口頭承諾、哀求所動,仍對施暴者持有轉變的期待,屢次被反覆無常的施暴者欺騙。
5、另一個不得不提的潛在危險是,有的施暴者覺察到受暴者的離開意圖,會起殺心,這使得受暴者無法輕易離開。
當女人長期被迫處在一個危險的、高度緊張的暴力情形下,又沒有辦法逃避時,就會放棄掙扎的努力,採取被動的無助的態度來應對暴力。
在一期關於家暴的新聞調查節目中,受暴女人對着記者很無奈地說:
「怎麼做都沒有用,打就打吧,哪天被打死了算球,反正這樣的日子過得就是行屍走肉。」
暴力對女人的身心傷害是全方位的,這個時候去責怪女人沒有勇氣,懦弱,不敢反抗男人,實際上對女人並不公平。
家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殤,受暴者沒有離開暴力環境,並非人們以為的人格不獨立,內心不強大,當受暴者離開之後,生活全方位受到影響。
如果沒有相應的社會支持,憑一己之力無法克服以上所提到的具體的生活困難,不得不選擇回回到原來的關係中,依然要面對着惶惶不可終日的生活,在這樣艱難的情形下,人們更多的是要給予她們理解和提供相應幫助,而不是通過責怪對她們二次傷害。
評論列表
我朋友諮詢過,還真的挽回了愛情,現在兩人已經結婚了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