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審理指南中的第十三條,家庭暴力對未成年人的傷害,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棟樑,所以要重視孩子的成長。但是你知道家暴對孩子的危害有多大嗎?在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審理指南中的第十三條就有清楚的講明,跟簡愛小編了解一下吧。
一、第十三條:家庭暴力對未成年人的傷害
根據聯合國秘書長2006年發布的《關於侵害婦女的一切形式的暴力行為的深入研究》,生活在暴力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至少會在心態健康、學習和行為三個方面出現障礙。
1、產生集中注意力問題的根源
許多出身於暴力型家庭的子女,學習時注意力難以集中。學校的差生,包括逃學和輟學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暴力家庭。他們往往處於擔心自己挨打和(或)擔心一方家長挨打的焦慮中。其症狀經常被誤診為多動症伴注意力集中障礙。然而,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往往在於使他們恐懼且缺少關愛的家庭暴力環境。>>家庭暴力!婚姻危機!如何快速拯救婚姻?
2、孩子目睹心態里受損
即使未成年子女並不直接挨打,他們目睹一方家長挨打時所受到的心態傷害一點也不比直接挨打輕。家庭暴力發生時,孩子陷入極不安全和衝突的心態狀態中。通常,他們一方面對加害人感到憤怒,另一方面又需要來自加害人的關愛。孩子無法理解,自己生活中最重要、也是最親近的兩個人之間,為什麼會出現暴力。
3、孩子自尊心受打擊
未成年子女挨打,不僅皮肉受苦,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受到很大打擊。他們可能變得膽小怕事,難以信任他人,也可能變得蠻橫無理、欺侮弱小、人際關係不良。心態上受到家庭暴力嚴重傷害的子女,還有可能在成年後出現反社會暴力傾向。加拿大的研究顯示,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出現嚴重行為問題的可能性,比起無暴力家庭中的孩子,男孩要高17倍,女孩要高10倍。
4、孩子暴力行為模仿
更嚴重的後果是,家庭暴力行為的習得,主要是通過家庭文化的代際傳遞而實現的。根據聯合國秘書長2006年《關於侵害婦女的一切形式的暴力行為的深入研究》,50%-70%的成年加害人是在暴力家庭中長大的。他們從小目睹父母之間的暴力行為,誤以為家庭暴力是正常現象,並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用拳頭解決問題。
相關文章推薦:
如何挽回前男友?前男友放不下你的表現
男友冷戰想分手?採用後撤方法挽回男友
女神計劃:女生如何讓自己的聲音變好聽
評論列表
情感方面有問題,真的是要找專業的諮詢機構
可以幫助複合嗎?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