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過後,氣候慢慢過渡到秋季,這時你需要了解秋季養生保健小常識!秋季養生要防燥、防秋乏、防秋悲,可以喝一些葛木養生粥,或者到保健養生館去坐坐養生保健。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秋季養生保健小常識,希望大家喜歡。
一、氣候乾燥,飲食宜滋陰潤肺
立秋之後,秋燥也隨之而來,加上人體內水分不足,便會導致皮膚乾燥、口乾唇燥、咽喉腫痛等情況出現。但這也正是潤肺降燥的最佳時期,秋季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基本準則,可以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胡蘿蔔、薺菜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應少食姜、蒜、蔥、辣椒等辛辣食品,防止耗傷陰血津液而加重口唇乾燥的感覺,可以試試葛木養生粥,這個粥在這個季節是挺合適的。
(情感困惑加導師/信,一對一免費分析)
二、肺氣旺,宜多酸飲食
秋天是最適合吃酸的季節。酸屬木,秋天屬金,金克木,其實就是說秋天肺氣旺,可能克伐肝木,而酸味入肝,是肝的正味,這時候就應該用酸味來養肝。所以秋季是最缺木的季節,可以多吃些酸的東西。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番茄等,可收斂肺氣。
三、防秋燥,多補充水分
秋季養生大家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這樣可以預防由於秋季氣候乾燥所造成的皮膚粗糙、皮膚起皺、皮膚瘙癢的症狀。一般秋季要比其他時節每天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堅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還可間接將水「攝」入呼吸道,辦法是將暖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對準杯口吸入,每次10分鐘,每日2~3次即可。
四、春困秋乏,睡眠要保障
夏去秋來,氣候由炎熱變得涼爽宜人,而此時我們的身體卻有種說不出來的疲憊感,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秋乏」,而睡眠便是消除身體疲勞的重要方式。應儘量爭取每天多睡一個小時,晚上10時前入睡最好,早睡早起,以提前進入防秋乏的「備戰」狀態。此外,還要適當午睡,有利於化解困頓情緒,特別是老人,宜「遇有睡意則就枕」。
五、預防咽炎,溫度和濕度要適宜
天氣乾燥是引發咽炎的一個重大原因,那麼保證室內空氣新鮮和濕潤度是非常重要的,建議去保健養生館休息。因為居室空氣乾燥及過冷、過熱都可影響咽部粘膜的防禦機能,造成功能障礙,咽部感覺異常,日久而成慢性咽炎病變。在秋季,讓室溫保持在20℃左右人最舒服。我們常說「溫暖如春」,就是氣溫平均為20℃左右最適合人體。
六、皮膚乾燥,沐浴少用去脂皂
由於秋天氣候乾燥,皮膚容易缺水引起瘙癢症狀。尤其一些老年人因為自身皮脂腺分泌過低,皮膚乾燥,搔抓可見抓痕、血痂。普通人在秋季應該多喝水,皮膚乾燥的人在秋季洗澡時間不要太長,水溫不要過高,間隔時間不要太近,儘量避免搓澡,儘量不用去。
以上便是秋季養生保健小常識的內容。
熱門文章推薦:
精神緊張 精神焦慮症的自救
開會發言緊張怎麼辦 4招克服緊張
控制情緒: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評論列表
現代年輕人的情感問題很多,需要這樣的情感諮詢師,很專業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求助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