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這本關於行為決策學的書《別做正常的傻瓜》,不過這個書名確實讓人以為只是一種講故事的書,而不會講任何理論的依據。不過翻開看之後才發現,是和《判斷與決策》類似的敘述方式的----以理論調查為依據的。
我看完別做正常的傻瓜讀後感就是前面的內容和我看的《判斷與決策》相類似,只是稍微的做了下總結,不過還好,還是有些讓我一亮的地方,就是最後的兩章:關於比較評價和單獨評價與送禮的方法。
(情感困惑加導師/信,一對一免費分析)
一、《別做正常的傻瓜》
1、比較評價和單獨評價:
正常人在單獨判斷時往往會被那些容易評價但不是特別重要的特徵所影響,從而做出失誤之舉。什麼意思呢,比如你在買電腦的時候,第一種是向同學買二手的,那麼這種買賣屬於單獨評價,對於重量、性能的屬性,因為他們無法比較,所以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壞,而對於是否破損之類的,是屬於容易評價的,因為他們一看就清楚了。那麼我們的評價會傾向於這個容易評價的而不是重要的特徵。那麼如何不失誤呢,最好找找看網上的同類產品,進行比較才是。
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受極端情況的影響,由於對產品的性能不了解,只能聽取旁邊人的想法,從而做出忽視基於大樣本的更科學可靠的統計數據的行為來,別傻了,別做正常的傻瓜。
2、送禮的方法:
送禮該如何送呢,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這個方法。書中提出了幾個原則。
2.1、在送禮物的時候,一個禮物到底值多少錢雖然重要,但並不像你想象的那樣重要,你更要關注的是這個禮物在它所屬的類別是不是昂貴。比如你送400元的圍巾比送500元的衣服要好,雖然400元比500元少,為什麼呢?因為普遍圍巾不會這麼貴感覺送的貴,而衣服不會這麼便宜,感覺你送的很便宜。
2.2、最好的禮物應該能夠用不掉、吃不掉、送不掉也扔不掉。
2.3、送禮應該根據收禮的人的習慣來送。最好把人們想買卻不捨得買或者想買卻不好意思買的東西送給別人做禮物或作為獎勵。
2.4、別傻了,送禮不應該讓受禮的人選擇。
2.5、送禮應該讓受禮的人提前知道,這樣能讓他有種期待的快樂。不過驚喜也是總快樂,但是這種快樂的時間不會很長,因為人們對於快樂有種適應性。
2.6、一次送禮不如分開兩次送。是因為期望效用理論,獲得兩次的500元的快樂的程度比一次獲得1000元的快樂程度大。
嗯,這是我讀完別做正常的傻瓜讀後感。總的來說,很多時候還是要多換位思考,多從經濟學的角度想,不要總是依靠直覺行事。
熱門文章推薦:
約會看電影out:教你三個約會技巧 感情迅速升溫
約會攻略之如何討女孩子歡心
相親約會:如何選一個好的約會場所
標籤: 別做正常的傻瓜讀後感 別做正常的傻瓜 別傻了
評論列表
專業的情感服務機構真的不錯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可以幫助複合嗎?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