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又健康,兒童心態健康是家長們十分關心的,但家長們是否關心過兒童心態問題?育兒專家說:孩子的有些表現是家長難以控制的,比如說孩子拼命得哭鬧,不停地動,或者坐在那裡不理人,那是因為孩子的心態活動與成人不同,非常複雜。
其實,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通常屬於兒童心態健康問題,家長應該正視兒童心態問題,並通過科學的手段來幫助孩子糾正不良行為。兒童心態問題具有特殊性,兒童本身缺乏適切表達能力,所以面對自己的問題他們常會透過一些怪異行為表達,例如:想博取關心而佯裝頭疼、以反抗父母掩飾內心的焦慮。諸如此等問題,我們絕不可用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其次,兒童心態問題的臨床症狀也不見得與成人相合,例如:憂鬱症;成人可能會有自殺傾向,而兒童卻無此種傾向;同樣地,成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狀可能是幻覺、妄想、幻聽等,不過兒童期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狀卻是退縮。
另外,由於兒童正逢利用周遭環境建立自我概念的階段,如果能及早治療,較具成效、且對孩子的傷害會減少許多,但是若拖延處理時效,就得多費一番周折。
一、3種孩子可能出現的行為就屬於兒童心態問題
1、喜歡咬指甲、撕手皮
表現:有些孩子特別喜歡咬指甲,以至於撕裂指甲床或指尖咬出了血,而且明知道咬指甲不對還是控制不了。有的孩子還喜歡撕手皮,一看到有一點手皮就要去撕。
主要原因:孩子愛咬指甲,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等身體原因,但更多的是兒童心態問題原因,包括家長關心不夠,家庭關係不和諧造成孩子壓抑、情緒緊張,父母期望過高或學習壓力大等。
干預技巧:尋找心態焦慮原因,轉移注意力對於愛咬指甲的孩子
父母平時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可以跟孩子一起玩遊戲或外出活動,對減少孩子焦慮,糾正咬指甲有好處。對於愛撕手皮的孩子,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減少皮膚起皮的現象。
2、容易衝動發脾氣或暴怒發作
表現:有些孩子非常衝動易怒,稍有不順心就大發脾氣,而且攻擊性非常強,有些家長以為這是天生的性格,或是低情商的表情,其實很多時候是兒童心態問題。
主要原因:雖然有些寶寶確實由於先天神經系統的反應存在衝動、易激怒的情況,但是大多數脾氣大的孩子還是跟後天的教育和環境有關。
干預技巧:暫時性隔離+家長做好榜樣
如果孩子大發脾氣,可以在保證環境安全的前提下,將其隔離在比較單調的場所,冷靜幾分鐘,同時要避免任何人去安撫他,這種冷處理的方式對暴怒的孩子比較有效果。除此之外,家長務必要自省,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樹立壞榜樣。
3、過度恐懼
表現:孩子出現恐懼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超過了正常範圍的恐懼就需要引起注意,比如害怕天黑,一看到醫生就以為要打針,或是有「上學恐懼症」等。
主要原因:一般來說,對生病、死亡、獨處、黑暗及想象中怪獸的恐懼,在4歲時達到頂峰,而到了6歲以後,開始下降。能否及時克服恐懼,與孩子從父母身邊得到的安全感密切相關。
干預技巧:體會孩子的恐懼並安撫+解釋真相
孩子的想象力極其豐富,常常會把想象和現實混淆在一起。對於還不會表達的孩子,可以多摟抱、拍撫以及輕聲安慰,降低孩子的恐懼感;對於可以表達的孩子,家長應鼓勵孩子說出來,在安慰孩子的同時適當給孩子解釋真相,比如說說為什麼會天黑。
評論列表
我對比過很多家,你們家的服務真的很不錯,很慶幸選擇你們幫忙挽回!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