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是少數幾個享有崇高聲望的天才詩人之一。他的抒情詩、中長篇小說、戲劇作品在世界中也占有重要文學地位,尤其是詩劇《浮士德》,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歌德浮士德的地位。
一、歌德浮士德的文學地位有多高?
《浮士德》是德國作家歌德創作的一部長達12111行的詩劇,第一部出版於1808年,共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場,分五幕。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以德國民間傳說為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為背景,寫一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得十分完好的詩劇。
(加/信,一對一免費分析情感問題)
《浮士德》(Faust)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畢生思想和藝術探索的結晶。《浮士德》的構思和寫作,貫串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開始創作,直到1832年——前後一共64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後完成。
歌德浮士德的構思宏偉,內容複雜,結構龐大,風格多變,融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於一爐,將真實的描寫與奔放的想象、當代的生活與古代的神話傳說雜糅一處,善於運用矛盾對比之法安排場面、配置人物、時莊時諧、有諷有頌、形式多樣、色彩斑駁,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浮士德》是德國作家歌德創作的一部長達12111行的詩劇,第一部出版於1808年,共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場,分五幕。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以德國民間傳說為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為背景,寫一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得十分完好的詩劇。
《浮士德》(Faust)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畢生思想和藝術探索的結晶。《浮士德》的構思和寫作,貫串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開始創作,直到1832年——前後一共64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後完成。
《浮士德》構思宏偉,內容複雜,結構龐大,風格多變,融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於一爐,將真實的描寫與奔放的想象、當代的生活與古代的神話傳說雜糅一處,善於運用矛盾對比之法安排場面、配置人物、時莊時諧、有諷有頌、形式多樣《浮士德》是歌德的畢生力作,前後經過了60年。它屬於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巨著之一,奠定了歌德在文學上的崇高的地位。
《浮士德》反映了歐洲自文藝復興以來三百年的思想和文化的發展,概括了這一階段的人類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主人公一生不懈追求,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進取精神和宏偉氣魄。它訴諸形象闡明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矛盾發展的辯證關係,具有深刻的哲學內容。
《浮士德》是歐洲與世界文學史上最具價值和最富影響的作品之一。同《荷馬史詩》、 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一樣被譽為「名著中的名著」,既是啟蒙主義文學的壓卷之作。
在歌德的全部著作中,《浮士德》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學中最傑出的巨著之一; 它受到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的極高評價和所有進步人士的重視。《浮士德》之所以為一部偉大的文學創作,因為作者在這裡通過他所塑造的極完美的藝術形象,把一個特定時代的錯綜複雜的客觀世界從多方面真實地反映出來。、色彩斑駁,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
二、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享年55歲),德國人,著名哲學家、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被認為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了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
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采是一名文字學家。24歲時尼采成為了瑞士巴塞爾大學的德語區古典語文學教授,專攻古希臘語,拉丁文文獻。但在1879年由於健康問題而辭職,之後一直飽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在母親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主要著作有《權力意志》 《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論道德的譜系》等。
熱門文章推薦:
精神緊張 精神焦慮症的自救
開會發言緊張怎麼辦 4招克服緊張
控制情緒: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評論列表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往往忽略了感情的經營,適當的情感諮詢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像你們這樣專業的機構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求助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