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學研究發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覺的把自己的心態特徵歸屬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具有同樣的特徵,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投射效應,這個效應在職場員工身上經常發生。
一、投射效應是什麼意思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即推己及人的認知障礙。比如,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算計他等等。
(情感困惑加導師/信,一對一免費分析)
投射使人們傾向於按照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來知覺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觀察者的真實情況進行知覺。當觀察者與觀察對象十分相像時,觀察者會很準確,但這並不是因為他們的知覺準確,而是因為此時的被觀察者與自己相似。因此,導致了他們的發現是正確的。投射效應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心態偏差,辯證地、一分為二地去對待別人和對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應的方法。
由於評價人往往把自己的某種品質、性格、愛好投射到甚至可以說是強加到被評價者身上,以自己為標準去衡量被評價者,從而使評價的客觀性打了折扣,最終使評價結果產生誤差。這種類型的誤差,一般稱為相似誤差。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應該秉承客觀公正的原則,準確投射。
人們可以根據投射效應從一個人對別人的看法中推測這個人的真正意圖或心態特徵。雖然人有一定的共同性,有相同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對別人做出的推測都是比較正確的,但人與人之間既有共性,又各有個性,如果投射的效應過於嚴重,總是以已度人,那麼人們將無法真正了解別人,也無法真正了解自己。
二、投射的效應與職場員工之間的聯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錯誤地將自己的想法和意願投射到別人身上:自己喜歡的人,以為別人也會喜歡;父母總喜歡為子女設計前途、選擇學校和職業,絲毫不顧忌孩子的興趣愛好與特長,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到子女身上,自己未實現的目標,由子女來實現,現實中,往往事與願反。大文豪蘇東坡居士以一個玩笑自取其辱,遭遇了他自己也始料不及的尷尬。
很多職場領導者經營企業時,也常常將自己的心態、觀點等,投影到員工身上,沒有認真傾聽員工們的聲音,常常抱怨、生氣、恨鐵不成鋼。管理者從個人能力、知識領域等很多方面都高出員工一籌,所以,你是老總,他是員工,領導即是藝術又是一門科學。
熱門文章推薦:
精神緊張 精神焦慮症的自救
開會發言緊張怎麼辦 4招克服緊張
控制情緒: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評論列表
情感機構有專業的老師指導,我就在老師的指導下走出了感情的誤區,真的很不錯!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