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遇到問題時我們會努力調整情緒,這是心態防禦機制的體現。如果自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求助別人進行心態干預,引導自己梳理情緒,調整好心態去面對困難。那麼究竟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下面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一、心態防禦
心態防禦機制,是指個體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態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態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
心態防禦積極的意義在於能夠使主體在遭受困難與挫折後減輕或免除精神壓力,恢復心態平衡,甚至激發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激勵主體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戰勝挫折。消極的意義在於使主體可能因壓力的緩解而自足,或出現退縮甚至恐懼而導致心態疾病。
常見的心態防禦機制有:①否認,②隔離,③潛抑,④反向形成,⑤合理化,⑥升華,⑦幽默,⑧補償。
二、心態干預
心態干預是指在心態學理論指導下有計劃、按步驟地對一定對象的心態活動、個性特徵或心態問題施加影響,使之發生朝向預期目標變化的過程。
心態干預包括健康促進、預防性干預、心態諮詢和心態治療等。
心態干預的範圍有哪些呢?健康促進面向普通人群,目標是促進心態健康和幸福。屬於一級干預。預防性干預針對高危人群,目標是減少發生心態障礙的危險性。屬於二級預防。心態治療針對已經出現心態障礙的個體,目標是減輕障礙。屬於三級預防。
對健康人、有心態困擾、社會適應不良、發生重大事件後生活發生重大變化的人以及綜合醫院臨床各科的心態問題、精神科及相關的病人都應該進行心態干預。
以上是關於心態防禦和心態干預的相關論述,兩者之間既有關聯也有區別,是屬於不同的類別的心態學詞語。想了解更多關於心態學的知識,請添加簡愛導師/信:,在線諮詢情感問題。
評論列表
情感方面有問題,真的是要找專業的諮詢機構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