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心態學主要強調人存在的價值,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到存在感。《存在與虛無》一書中曾說過人不是別的,只是他自己所造就的東西,這就是存在主義的第一原理。
一、存在主義心態學的主要觀點
1、人的存在
是指人的整體,難以用語言描繪。薩特:存在先於本質,人的「存在」,是一個從過去推向未來的,自由選擇以突破既定自我,實現新的可能的過程。「人除了他自己認為的那樣以外,什麼都不是。」人絕對自由,並應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2、 存在的三個世界
組成生理和物理環境的內部和外部世界,或稱周圍世界;由他人組成的人際世界;人與自我和自我價值所體現的,潛能的自我內在世界。
三個世界息息相關、互為條件,人同時存在於物-人-己三個世界中;它們不是分屬三個不同的世界,而是人的三種存在方式。因此,若僅僅強調其中之一而忽視甚至放棄其他兩種存在方式,則會妨礙人們對自我真實面目的理解。
二、怎麼提升職場存在感
1、建立自己的職場標籤
建立自己的職場標籤,把自己訓練成執行力強,工作效率又高的人。讓別人一提起你,就覺得是個辦事靠譜的人。
2、注重與上司溝通
經常與上司溝通交流,了解上司的想法和意見,非常重要。每一次匯報工作都是一次機會。
增加在上司面前的出場機會,自己有哪些需要領導協調的,對工作有什麼新的好方法,都可以向上司請教,提升存在感。
三、存在與虛無書評
《存在與虛無》是法國哲學家讓-保羅·薩特創作的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43年。
存在主義幾乎等同於一種信仰,那是對生命自由的信仰。薩特拋棄了告訴我們,人是註定自由的,而這種自由正是通過人的選擇與行動被賦予意義的。如果一個人走上了敢於行動而富有勇氣的道路,那麼他就是自己靈魂的絕對主宰。
這無疑是一個任誰聽到了都會幡然醒悟的「正確的觀點」,而它本身流露出的人道主義關懷和積極向上的風格,對於當時陷入戰爭的迷惘的一代人和之後的數十年間所有體驗過極權主義噩夢的人們無疑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
評論列表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往往忽略了感情的經營,適當的情感諮詢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像你們這樣專業的機構
可以幫助複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