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說,佛教認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擺脫令人痛苦的六道輪迴,而人因有貪慾則很難與命運抗爭。今天我們來了解莫言生死疲勞這本著作。
一、莫言生死疲勞
《生死疲勞》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中敘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國農村這50年的歷史發展過程。圍繞着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闡釋了農民與土地的種種關係,並透過生死輪迴的藝術圖像,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民的生活和他們頑強、樂觀、堅韌的精神。小說獲得第二屆紅樓夢獎和第一屆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
莫言生死疲勞小說中,一個被冤殺的地主經歷了六道輪迴,變成驢、牛、豬、狗、猴,最後終於又轉生為一個帶着先天性不可治癒疾病的大頭嬰兒;這個大頭嬰兒滔滔不絕地講述着他身為畜牲時的種種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門鬧一家和農民藍解放一家半個多世紀生死疲勞的悲歡故事。小說透過各種動物的眼睛,觀照並體味了五十多年來中國鄉村社會的龐雜喧譁、充滿苦難的蛻變歷史。
小說的敘述者,是土地改革時被槍斃的一個地主,他認為自己雖有財富,並無罪惡,因此在陰間裡他為自己喊冤。在小說中他不斷地經歷着六道輪迴,一世為驢、一世為牛、一世為豬、一世為狗、一世為猴、一世為人……每次轉世為不同的動物,都未離開他的家族,離開這塊土地。小說正是通過他的眼睛,準確說,是各種動物的眼睛來觀察和體味農村的變革。
二、莫言生死疲勞賞析
《生死疲勞》書名來自佛經,來源自佛經中的一句:「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莫言說,佛教認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擺脫令人痛苦的六道輪迴,而人因有貪慾則很難與命運抗爭。
在創作前這本小說之前莫言在承德參觀了承德當地一個有名的廟宇,牆上有六道輪迴的壁畫。西門鬧的故事在我的頭腦見醞釀了很長時間,沒有動筆是因為沒有想好結構。當他看到六道輪迴一下想到了小說的結構。通過動物的眼睛來看人類社會,他覺得是個非常新鮮的視點,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於是便開始下了這本書。
在小說中,莫言則通過動物變形記的戲謔來打破歷史的線性固定和壓制。這些動物走過歷史道路,它們的足跡踏亂了歷史的邊界和神聖性,留下的是荒誕的歷史轉折和過程——那是從驢到牛,再到豬和狗的變形記。關於這部作品寫作的歷史故事或者對歷史的揭示並無多少驚人之處,這段歷史無論如何都被無數次的重寫和改寫,莫言縱使有千鈞之力也不會有什麼過人之處。關鍵依然在於怎麼寫,這就是莫言這部作品最為驚人和醒目的地方,那就是動物變形記的視角。
三、生死十日
《生死十日》是由北京加華協力影視文化有限責任公司出品,鄭曉龍執導,何冰、吳越主演的抗戰劇。該劇講述了一支護送國民黨女記者的八路軍精銳小分隊,途中意外俘虜一名日本軍官,在十天的時間裡經歷生死激戰的故事。
劇情簡介:在隊長劉亮的精心挑選下,槍法精準的「一槍准」於得水,醫術精湛的「小華佗」杜梅,口技高超的「快嘴」李文全,一身輕功的「猴子」孫二風,精通爆破的「小礦工」齊永泉,再加上蒙族摔跤能手「大個」包鐵柱,各懷絕技且性格迥異的七人小分隊誕生了。
小分隊整裝出發,在二分區接到了前線採訪歸來的吳效謹,護送其向軍區總部行進。不料,沿途的一場遭遇戰卻改變了小分隊的行動計劃。一番較量過後,小分隊俘虜了受過日本天皇接見的武士家族後裔——日軍軍官江藤,還救助了日軍大隊長黑田的妻女。
得到江藤被俘的消息後,日軍派出了情報官平野,帶着遠勝於小分隊的兵力跟蹤追擊劉亮一行,企圖救回江藤及黑田妻女。一路上,小分隊多次陷入危機,又憑藉機智勇敢攜手穿越重重阻礙,歷經生死激戰,化險為夷。
小分隊在和江藤的接觸中意外發現了日軍的「木馬計劃」。為了拯救北山軍區主力部隊,劉亮率領小分隊在脫離敵軍視野範圍後又毅然決然重返危險地帶,成功挫敗了「木馬計劃」的陰謀,並用鮮血的代價救回了被日軍抓走的效謹。
十天時間的朝夕相處、患難與共,讓江藤從一名被軍國主義思想毒素影響至深的日本軍官轉變成了擁護正義、愛好和平的八路軍戰士,並最終代替小分隊成員完成了護送吳效謹抵達八路軍北山軍區總部的任務。
一路上,不僅有危難的考驗,更有情感的交織。劉亮與杜梅,效謹和江藤,一對是尚未表白就生離死別的革命情侶,一對是久別重逢卻覆水難收的昔日戀人。在十天的時間裡,他們的情感也經歷着激烈的衝突和心靈的洗禮,盪氣迴腸,催人淚下。
在人的一生中,十天是一個很短的時間。但是在烽火連天的抗日戰爭時期,一支七人組成的八路軍精銳小分隊,一名來自國民黨中央社的戰地女記者,一個被俘的日本軍官,再加上一個脫離了土匪隊伍的普通農民,卻在一起度過了極為漫長的生死十日。
評論列表
兩個人的感情往往都是當局者迷,找人開導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