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孩子8歲讀二年級,學習成績上沒有達到父母期望值,聽老師反映孩子上課時經常做小動作,與鄰座的同學講空話,期末開始成績出現「紅燈籠」。 孩子父母非常着急,回憶懷孕時母親的身體不是很好,是否對孩子的智力有影響?夫婦兩人帶着一團疑問,領着孩子到一家諮詢機構要求對孩子的智力狀況進行檢查。工作人員讓孩子測驗了一個兒童智力篩選測驗。測試結果孩子的智力在比較低的水平。
孩子的智力測驗結果頓時夫婦倆人當頭一棒。他們幾乎對孩子的前途失去了希望。此後,夫婦幾乎不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了,他們認為「既然生了一個智力低下的兒子,就隨便他了吧!」
(情感困惑加導師/信,一對一免費分析)
讓夫婦意外的是,在孩子讀三年級的那一天,在他的書包里發現了一本連環畫和一本圖畫本。當夫婦倆看完後都淚流滿面,原來孩子每天都在畫畫,畫中的展現的幾乎都是孩子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畫面。雖然圖畫畫得很稚嫩,但是可以讓他的父母讀懂。夫婦後來找到了一家兒童心態衛生專業機構給孩子做了全面的心態檢查,臨床心態專家結論,這個孩子智力正常。
思考與分析:在心態課上有學,臨床心態學實際工作中,心態測驗題作為一個工具,幫助心態工作者對被試的心態狀態的觀測,它是心態診斷中的輔助手段,僅僅作為一種參考資料。心態工作者如果不結合臨床上其他的資料和自己的臨床經驗,而是按圖索驥地根據心態測試下診斷,那是非常危險的。我在臨床上經常遇到有的被試因為對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MMPI)中的許多問題不理解,導致測驗的結論令人槽糕,而被試的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關於智力測驗,智商(IQ)大家都很看重,甚至覺得其有幾份神秘感。對兒童的智力測驗要特別關注,因為有許多非智力因素影響智力測驗。
心態測驗是臨床心態檢測時的常用的工具或手段,是測驗人的行為的工具。心態課上教,人的行為多種多樣,為此,臨床心態學家設計了各種各樣心態測試的工具。如,對人的行為進行觀察和描述,可利用心態測驗(Psychological test)或量表作為手段。對心態作為觀察或描述的活動,稱為心態測查(Psychological testing) 或稱為心態測量(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如果是對智力進行測查或測量,便使用智力量表智力測驗 (intelligence test) 或智力量表(intelligence scale)。對人格測驗用人格量表。
我們認為不要對心態測驗有迷信,是因為,人的心態活動的複雜性決定的。極其高度複雜心態活動不可能只憑藉一次二次的心裡測驗題能夠對其作出評估。
有許多因素會影響測驗的結果:
1、被試者不合作
2、被試對題目的不理解
3、由於環境的因素分散被試的注意力
4、測試者的專業能力
5、某些從國外引進的心態測試項目與被試文化背景不同
忠告:如果你正被心態測驗題的結果困擾着,那麼就應該去找專業的心態測量技師諮詢。
熱門文章推薦:
精神緊張 精神焦慮症的自救
開會發言緊張怎麼辦 4招克服緊張
控制情緒: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評論列表
情感方面有問題,真的是要找專業的諮詢機構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