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復旦歷史系副教授徐沖長達13頁的教科書式辯白文出爐,他們一家波瀾壯闊的婆媳鬥爭史,就這樣毫無遮掩地攤在了公眾面前。具體細節,一地雞毛,這裡就不細述了。總之,按照徐沖的說法,他的妻子因結婚禮俗、撫養孩子、吃飯口味等問題,和他父母爭執、甚至動手,鬧得父親嘆氣母親哭。徐教授認為這是導致他們之間關係破裂、感情不和的關鍵因素。
婆媳矛盾全世界都有,唯獨中國突出
是不是只有中國夫妻會面臨這種困擾?婆媳關係,本質上還是一個人與人交往的問題,只要存在這種人際關係,矛盾一定不可避免,只是或多或少、或隱或現的差別。不論是德國進化心態學家尤勒的研究,還是美國普渡大學的調查報告,都顯示婆媳關係在母婿、翁婿(岳父和女婿)、公媳、婆媳四種關係中是最不和諧的。
但是,像中國這樣,婆媳關係成為主流話題,確實少見。不論是都市題材電視劇中的永恆主題,還是已婚婦女的閒言碎語,或是個人的親身體驗,都已昭示婆媳問題是中國最重要的社會話題之一。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級的困擾?一般而言,心態學家和社會學家都是這樣解釋的:傳統中國家庭,重親子關係,輕夫妻關係。而年輕一代(尤其是青年女性),接受現代教育,把愛情為紐帶的夫妻關係視作家庭的核心。兩種觀念,必然產生衝突。(情感問題諮詢可加導師/信:)
觀念上的衝突,是一定有的。問題在於,婆媳矛盾是一件件小事堆積而成的,是一個個細節固化爆發的,是建立在父母對已婚子女婚姻生活「入侵」的基礎上的。是什麼給了大家庭「入侵」小家庭的空間?
評論列表
兩個人的感情往往都是當局者迷,找人開導一下就豁然開朗了
可以幫助複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