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干預(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是指在心態學理論指導下有計劃、按步驟地對一定對象的心態活動、個性特徵或心態問題施加影響,使之發生朝向預期目標變化的過程。
心態干預的手段包括心態治療、心態諮詢、心態康復、心態危機干預等。干預的方向比較大。
一、自殺心態干預是什麼
1、自殺心態干預是指為了阻止或防止人自殺的企圖而採取的介入措施,以減少自殺的風險(Suicide intervention 自殺干預 自殺危機介入)。當今社會有很多年輕人,老年人因為種種原因想要自殺,生活的壓力讓他們不堪重負,情感的困擾,自尊心的傷害,朋友的背叛,親情的冷落,滿腔心事無人述,這寫東西讓許多人輕生,想到了死亡,活着的意義對他們這些弱勢群體已經不再清晰了,有一群人在關心着他們的存在,在讓他們從死亡線上回到正途,一般為心態幫助或疏導。
2、自殺情緒的形成
自殺行為的形成相當複雜,涉及生物、心態、文化及環境因素,根據精神醫學研究報告,自殺的人70%有憂鬱症,精神疾病者自殺機率更高達20%。
在社會環境因素中社會的脫序現象---暴力、犯罪、毒品、離婚、失業等,以及個別情況因素中的家庭問題、婚變、失落、遷移、失業、身體疾病、其它自殺事件的影響與暗示等,都是影響自殺的成因。研究顯示任何單一因素都不是自殺之充分條件,只有當它們和其它重要因素合併發生時才發生。
3、自殺心態干預的特徵
在認知上錯誤地覺知或解釋外界的刺激,在思考上有不合邏輯的推論形式,而令個人形成負向的感受、較低的自尊、甚至形成罪惡感或無助感,最後即可能造成憂鬱。
在自殺行為發生前,於腦海中圍繞着對死亡的看法,是不會動了、是不會回來了、是愉快的、不愉快的、是可逆的、不可逆的等,影響對自己、對未來、對社會的判斷,是有價值的、無價值的、是有希望的、無希望的等,並會以文字、語言、或行為來表達「想死」的企圖。
二、什麼是兒童心態干預
1、兒童心態干預又稱為兒童行為心態干預,主要涉及兒童行為障礙的康復和兒童行為發展促進。
2、兒童行為障礙主要包括學習障礙(如閱讀、書寫)、注意力障礙(如多動症)、語言障礙、異常行為(如攻擊行為、反規則行為)、孤獨症等;兒童行為發展促進主要涉及兒童環境適應性行為的發展促進,如人際交往、學習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等。
3、結合兒童心態干預的基本心態學原理認為,單純的行為主義訓練方法有其局限性,忽略了兒童作為一個社會性的個體最為重要、關鍵的兩個面:心態的需要與主動性的環境適應,因而主張應更多關注兒童心態需要,讓兒童的心態需要得到合理滿足體驗到良好的正性情緒,從而激發兒童自主適應環境的天賦潛能。所以,綜合觀點更傾向於應用對兒童充滿關懷的親子互動遊戲、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兒童行為進行干預,譬如系統性感知覺統合訓練、家庭因素干預(C-FAP)。
評論列表
差一點就放棄了,幸好遇見你們,真的很感謝你們的幫助!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求助
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