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認知療法是什麼,認知療法的應用是什麼....,十萬個為什麼,想知道,請隨下文。
一、貝克認知療法是什麼
貝克認為,認知產生了情緒及行為,異常的認知產生了異常的情緒及行為。認知是情感和行為的中介,情感問題和行為問題與歪曲的認知有關。貝克認知療法主要目標是協助當事人克服認知的盲點、模糊的知覺、自我欺騙、不正確的判斷,及改變其認知中對現實的直接扭曲或不合邏輯的思考方式。治療者透過接納、溫暖、同理的態度,避免採用權威的治療方式,引導當事人以嘗試錯誤的態度,逐步進入問題解決的歷程中。
(加/信,一對一免費分析情感問題)
貝克把人們在認知過程中常見的認知歪曲歸納為四種形式:
任意推斷:即在證據缺乏或不充分時便草率地作出結論,如「我是無用的,因為我去買東西時商店已經關門了。」
1、選擇性概括僅依據個別細節而不考慮其他情況便對整個事件作出結論,這是一種瞎子摸象式的、以偏概全的認知方式。如「單位中有許多不學無術的人在工作,這是我做領導的過錯。」
2、過度引伸:或稱過度泛化,是指在單一事件的基礎上作出關於能力、操作或價值的普遍性結論,也就是說從一個瑣細事件出發引伸作出的結論。如「因為我不明白這個問題,所以我是一個愚蠢的人。」或「因為打碎了一隻碗,所以我不是一個好母親。」
3、誇大或縮小:對客觀事件的意義作出歪曲的評價,如「因為偶然的開玩笑,並無惡意地撒了一次謊,於是認為完全喪失了誠意。」
4、走極端的思維:即要麼全對,要麼全錯,病人往往把生活看成非黑即白的單色世界,沒有中間色。如沒有被聘為電視播音員,從而就產生:「我感到非常沮喪,因為沒有什麼地方再會聘用我了;我現在連整理房間的能力也沒有了,我成為一個無用的人了。」
二、認知療法的應用
認知療法是最近20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心態系統療法。它與人本主義心態學在理論上有密切的關係。認知療法沒有統一的定義,它的理論也沒有統一的綱領,認知療法的治療家持有不同的理論,應有不同的技術方法,但他們的共同點都強調認知過程是作為心態行為決定因素這一根本觀點,認為情緒和行為的產生依賴於個體對環境情況所做的評價,而此種評價又受個人的信念,假設觀念等認知因素的作用和影響。
1、認知療法就是通過改變人的認知過程和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觀念來糾正本人的適應不良的情緒或行為。從而矯正並適應不良行為的心態治療方法。治療的目的不僅僅是針對行為,情緒的外在表現,而且分析病人的現實思維活動,找出錯誤的認知,加以糾正。
2、它的主要着眼點,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認知問題上,試圖通過改變患者對已、對人或對事的看法與態度來改變並改變所呈現的心態問題。 認知療法的基本原則 首先先了解認知的基本模式。個人的認知狀態對他的情感和行為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如一個人處於應激狀態時,他自己的認知結構決定了他的情緒是焦慮或是憤怒,是痛苦或愉快,他的行為採取的是逃走或攻擊,由於個人原有的認知基礎不同,對應激的行為和情緒反應也各易。
熱門文章推薦:
精神緊張 精神焦慮症的自救
開會發言緊張怎麼辦 4招克服緊張
控制情緒: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評論列表
情感方面有問題,真的是要找專業的諮詢機構
求助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