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思維又稱強迫觀念,是指患者腦海中反覆多次出現某一觀念或概念,伴有主觀的被強迫感覺和痛苦感。患者完全能夠意識到這一思想是不必要的,或者是荒謬的,並力圖把這些想法從腦海中驅趕出去,但對這種思想並不能自由地加以干涉或控制,因此常有「控制不住」的體驗,同時伴有煩躁焦慮的情緒,存在自我強迫和反強迫。
一、強迫思維
(1)在病程中某一時間所體驗過的思想、衝動意念、或想象,會反覆或持久地很不合適地闖入頭腦,以致引起顯著的焦慮或痛若煩惱;
(2)這種強迫思維、思想、衝動意念、或想象並不單純是對於現實生活中一些問題的過分擔心。
(3)患者企圖忽視或壓制這些思想、衝動意念、或想象,或者用其他思想或行動來中和它們;
(4)患者認識到這些強迫性思想、衝動意念、或想象都是他(或他)自己頭腦的)產物(並不是被強加的思想插入)。
(情感困惑加導師/信,一對一免費分析)
二、強迫症的表現
1、強迫懷疑
患者對自己言行的正確性反覆產生懷疑,既而產生強迫性檢查行為。如出門後懷疑是否關好門窗、寫信是否寫錯地址等,為此而反覆檢查。強迫性窮思竭慮
患者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現象反覆思索,追根溯源,明知毫無意義,但無法控制,其思維經常糾纏在一些缺乏實際意義的問題上而不能擺脫,這一症狀在青少年中才可以看到,如想"為什麼把桌子叫桌子而不叫椅子" ,"為什麼一加一等於二卻不等於三" 。
2、強迫聯想
患者腦子裡出現聽到或看到某一觀念或某一句話,便不由自主地聯想起另一個觀念或詞句。強迫性聯想是強迫性神經症的一種典型症狀表現,這一類患者每當聽見或者看見某個特定事物就可能會不受控制地想到令自己恐懼、擔憂、緊張的情景。因為所設想的情景是患者不願看到但又難以控制的,所以這種強迫性聯想常常令患者深陷痛苦之中。精神健康網專家認為,這種聯想大多來源於患者的內心,所以想要擺脫這些想法的控制,心態療法應該會發揮不小的作用緩解強迫聯想。
3、強迫聯想回憶
患者對經歷過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識中反覆出現,雖自知無此必要,但無法自控。有時強迫回憶和強迫懷疑可同時出現,患者在強迫回憶時懷疑自己回憶有錯又不得不從頭想起,加重其不安和痛苦;有時患者表現為發呆,實際上是在想,若被打斷或認為"想得不對"時,就得從頭再想起,因怕人打擾而表現出煩躁、躲避人等退縮性表現。
三、強迫情緒的治療法。
1、消除緊張改善心態
強迫性思維的出現或加重多發生於有精神緊張因素存在或有心態壓力,心態矛盾的狀態。強迫性思維難以擺脫又加重心態矛盾,導致惡性循環,易出現焦慮情緒或心態上的痛苦。所以在人感受到心態壓力加重的時候應特別注意心態衛生,尤其是原來就患有強迫症的人更要加強預防意識,這不僅是個人要注意的問題,家庭和社會,親人和老師、同事也應予以重視,尤其對那些心態支持,指導和幫助他們作好心態調適,能阻遏或減輕強迫性症狀的出現緩解強迫情緒。
2、淡化恐懼
對自己的強迫性思維的症狀適當談化,順其自然,不必介意。或忽視它,或淡化它的存在,不要因為強迫性思維的存在而帶來心態矛盾,造成焦慮情緒,不要把強迫性思維的存在看成是多麼嚴重的問題。不要怕它,強迫症是只紙老虎,你怕,它就會凶相畢露,你越怕它就越像只真老虎,你不怕它,它也就是一張紙而已,不怕談化它就很自然地切斷它造成的惡性循環。忽視它,它就失去市場,它就失去興風作浪的本領。
3、轉移注意
轉移對強迫症的注意,實際上也是一種談化,即是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於工作、學習和業餘興趣上,尤其是當自己強迫性思維出現時,若能及時去注意別的事情,去從事自己最感興趣的活動,轉移自己對強迫性思維的注意,也就能避免心態矛盾和痛苦連對待強迫情緒。
4、個自我心態調適
大量臨床資料提示,強迫症更好發於那些個性心態素質較差的個體。表現為意志不強,意識理智對自己的思維活動缺乏有效的控制,也表現為自己心態調適能力薄弱,不容易避免強迫性思維所帶來的心態矛盾,無力擺脫強迫性思維及其所引發的惡性循環。克服強迫症關鍵仍在自己。要磨鍊自己的個性,增強自己的心態承受和心態調適能力,以期從根本上克服強迫症。
熱門文章推薦:
精神緊張 精神焦慮症的自救
開會發言緊張怎麼辦 4招克服緊張
控制情緒: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評論列表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往往忽略了感情的經營,適當的情感諮詢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像你們這樣專業的機構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