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忙族一般是指那些薪水不多,整日奔波勞動,卻始終無法擺脫貧窮的人,現實生活中有很多越忙越窮的窮人。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擺脫現狀取得成功呢?
一、越忙越窮,窮忙族如何取得成功?
窮忙族最早出現於上世紀90年代的美國,指拼命工作仍然無法擺脫最低水準生活的窮人們。日本經濟學家門倉貴史在《窮忙族》一書中,他對這個詞的定義是:每天繁忙地工作卻依然不能過上富裕生活的窮人。
(情感困惑加導師/信,一對一免費分析)
歐美國家通過客觀指標發現,在他們的社會裡存在着龐大的「working poor」族群。此外,隨着日本和台灣地區這幾年來全球化發展愈趨明顯,也出現愈來愈多的窮忙一族」。
「我每天一早8點半到公司,幾乎得加班到晚上11點以後,可工資才3000多。」剛畢業1年,在某公關公司上班的小白有些抱怨:「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台掙錢機器,掙得還都是小錢。」
問及「窮忙」原因,60.9%的人認為是社會壓力過大,48.9%的人認為缺少人生規劃,39.5%的人認為起點低、機會少,26%的人認為是太急於求成。在北京大學心態學系教授謝曉非看來,「窮忙」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對薪水的期望值過高。第二,沒有充分考慮到工作中的困難。第三,現在各行各業對人的要求都比較高,也是人們認為自己「窮忙」的客觀原因。
而「窮忙」給人們帶來的最大危害是缺乏幸福感和心態疲勞。首先,沒錢讓人缺乏感知幸福的能力,導致幸福感低下。著名心態學家賽格利曼曾指出,財富只是在缺少時才對幸福有較大的影響,一個貧窮人是不會感受到幸福的。
就像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我用了18年才能和你們一起喝咖啡」,手中沒錢就意味着無法享受更高品質的生活,就會讓人為了喝上一杯咖啡而埋頭奮鬥,期間,必然摻雜着不滿、自卑、激憤的複雜情緒,根本無暇感知幸福。因此,「窮」極易讓人變得偏激,失去給予愛和感知愛的能力。
1、也許你該換一個工作環境了,或者創個業
窮忙族的特點是窮忙,最終沒有多大的收穫。此時,可能這些人需要真的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職業定位了,目前的狀態是否真的適合自己,是什麼占據了你要改變自己的時間?是什麼妨礙了自己的蛻變。而且要知道,要賺錢並不是只有工作一條路,你還可以自己創業做老闆,有可能在創業的道路上你能走得越來越遠。
2、調整你的工作效率
為什麼同樣的工作任務,你的同事每天都能準時下班,而你卻要日復一日的加班加點的工作,還有可能完成不了?你需要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工作的方式出現了問題,這時候不妨跟請教一下同事,學習一下他們的工作方式,從而讓自己走出窮忙的生活狀態取得成功。
3、窮忙是不是工作太多?
當你發現自己陷入窮忙的怪圈時,你要做的不是以為的陷下去,進入窮忙的死循環,而應該停下來想一想,到底是你自己的工作效率低下還是工作太多繁重而無法完成。如果是因為工作太多,無論你怎麼做都做不完的話,一定要跟領導溝通一下,畢竟每年過勞死的人不在少數,身體最重要。
4、給自己制定目標
「窮忙族」的另一表現就是「迷茫,缺乏目標」。而這恰恰是最致命的心態傷害,它會讓人對生活失去信心,進而變得絕望。賽格利曼曾用「習得性無助」來解釋絕望的心境,即當一個人發現無論如何努力,無論幹什麼,都以失敗而告終時,他會覺得控制不了整個局面,於是,精神支柱就會瓦解,鬥志也喪失了,最終放棄一切。
首先,把「窮忙」當成財富和經歷。調查中,14。1%的人認為,年輕人應該「窮忙」,在過程中總會有收穫。謝曉非告訴記者,「這就需要對職業有明確的規劃和目標,即便暫時掙得少點、辛苦點,照樣會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其次,問道如何擺脫「窮忙」時,被調查者給出的方法依次為「積極充電」(55.7%)、適當減壓(50.4%)、主動適應社會(39%)。在休息時儘量不要總惦記着工作,不妨多找朋友郊遊、聊天、聚會。」值得提醒的是,還要減少信息的攝入和不必要閱讀;不要總對別人說「我太忙了」;適當拒絕不想做的事。
熱門文章推薦:
精神緊張 精神焦慮症的自救
開會發言緊張怎麼辦 4招克服緊張
控制情緒: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評論列表
寫的東西感觸很深,對情感上幫助很大
求助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
如果發信息,對方就是不回復,還不刪微信怎麼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