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和朋友之間或許有調侃過對方有被虐傾向,但其實習慣受虐真實存在,很多受害者在經歷虐待之後形成一種習慣性,這是一種什麼心態呢?
一、受害人被虐待後習慣受虐是什麼心態?
1、受虐癖
受虐癖也就是自己遭受鞭打、捆綁、羞辱或受到其他虐待可以得到性興奮或樂趣的人。受虐癖屬於性變態範疇,它是通過自行或被人鞭打、扭捏等達到一種心態的滿足。矯正受虐癖變態性行為要進行綜合治療。情感困惑加導師/信,一對一免費分析
受虐癖指自願使自己處於受辱或其他能引起自身痛楚的狀態以獲得性快感的行為(可能通過性交或非性交)。它在現代社會已成為有爭議的、甚至是挑戰性的心態學課題。受虐者只有在被虐待的情景下才能獲得最大的快感。這種奇異的需求並沒有傷害社會和他人,而是通過接受傷害來獲得被扭曲的愛的興奮。
從廣義上說,男女都有受虐的需求。受虐可被看作為一種肌體的緊張。在性高潮階段若沒有緊張就不可能產生快感。男性用鏈條綁住自己,用繩索套着頭頸才能獲得手淫的快感,那是因為他懷疑自己的性慾能力,處於自嫌、軟弱狀態下迫不得已採用外力實現自己的興奮。
通過被羞辱、被毆打或其他受苦的方式從而激起個體反覆的強烈的性喚起,重複21天以上,形成習慣;重複90天以上,就會形成穩定習慣;如果重複365天以上,想改變都很困難。表現為性幻想、性衝動或性行為。
2、受虐型人格障礙
受虐型人格障礙是人格障礙類型之一,主要表現以自我貶損,自我折磨,自我犧牲為特徵的人格障礙。加/信,一對一免費分析受虐情感問題
人格障礙類型之一,以自我貶損,自我折磨,自我犧牲為特徵的人格障礙。其主要表現:
願意保持被人剝削、虐待或使他人處於優越地位的關係,並放棄改變這種處境的機會;
認為自己應該為他人犧牲自己的利益;
拒絕他人幫助、饋贈或恩惠,避免自己成為他人的負擔;
對於成功和禮遇感到受之有愧,過分擔心無法承擔和完成新的責任;
只考慮自己的缺點而看不到自己的長處;
對未來總是持悲觀態度,對過去和現在也總是想到壞處等。
3、受害者心態(受害人心態):
受害人心態常指身在職場中發現自己不受老闆偏愛,就自怨自艾,覺得老闆不夠慧眼識珠,甚至因此憤世嫉俗、自暴自棄的一種心態。
「我以為,你應該……」這是受害者心態的常用語。
如果拋開這些憤怒、同情、委屈等情緒化的東西理性地分析,所有當事人都犯了一個共同的、簡單的錯誤:他們都只是從自己的愛好、自己的判斷、自己的願望出發,並且認為別人應該跟自己的想法一致,事事都讓自己挺合適的。結果當然不可能,所以人人就覺得不平衡,要麼鬱悶,要麼生氣,要麼就惱羞成怒。
付出得到足夠的「值得」的回報。這種投入與回報其實就是利益的交易。但人和人的利益要求是不相同的,就會有差異、矛盾、衝突。這個時候,如果你不打算調整自己的心態,就很可能變成「受害者」。
二、如何解決受害人心態?
1、表現得像個成功者
業績不可能一直都是上漲的,但是要學會聰明的為業績下滑找到合理的理由。比如石油相關的利潤率下滑,就擺出原有漲價的數據和各大競爭對手公司給出的極度業績報表,告訴你的老闆,你的業績下滑,但是仍然是同行業里業績最好的那一個。
2、學會危機公關
明星周杰駕車發生交通事故,雖然事發後他迅速報警,但其後不露面不道歉的態度激起民憤,網友遂叫他「周逃逃」。周杰在博客中回應:「請問你們哪位是親眼所見的當事人啊?還不是以訛傳訛、添油加醋道聽途說的啊?難道這都是弱勢群體的特點和風格嗎?請別忘記我也同樣是受害者。」「如果是周杰當場死亡呢?請問有人同情嗎?」
3、扔掉「受害人心態」
發現自己不受老闆偏愛,然後就自怨自艾,覺得老闆不夠慧眼識珠,甚至因此憤世嫉俗、自暴自棄?對於有「受害人」心態的人,剛開始會有人同情,但久而久之就不會再有人同情甚至幫助他,誰喜歡逢人便說「阿毛丟了」的祥林嫂呢?只有正面應對挫折,才能克服挫折。
熱門文章推薦:
精神緊張 精神焦慮症的自救
開會發言緊張怎麼辦 4招克服緊張
控制情緒: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評論列表
我朋友諮詢過,還真的挽回了愛情,現在兩人已經結婚了
可以幫助複合嗎?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
發了正能量的信息了 還是不回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