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學上,精神分析有五大精神分析學派,其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論是很經典的,那麼五大精神分析學派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其中這五個精神分析學派也被統稱為心態動力學,後四個稱為現代精神分析。
一、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論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1856~1939,奧地利猶太人,約在1897年開始創立了精神分析這個理論,1902 年發展成心態分析學。他的學生阿德勒、榮格等發展了它,後又與他分道揚鑣,現在它被稱為經典精神分析。
他是精神病醫師,維也納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主要著作有《夢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精神分析引論》,《圖騰與禁忌》,《精神分析引論新編》等。
二、沙利文,埃里克森等的自我心態學
自我心態學說的就像種莊稼種子本身的生命欲望問題,它本能的要發芽成長。他們創立了新弗洛伊德學派的自我心態學(創立人的有爭論)。
有學者認為1937年哈特曼在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發表「自我心態學與適應問題」的著名演講,被看成是自我心態學真正建立的年份。
自我心態學保留了弗洛伊德的許多概念,但不再強調性本能和性矛盾衝突在人的精神活動和行為中的特殊重要性,而重視社會、文化、人際關係在人格發展和形成方面的重要性。認為自我是可以在本能需要滿足或挫折的矛盾之間發展起來的。
三、克萊茵和費爾貝恩的客體關係
代表人物:
1、梅蘭尼·克萊茵,1882-1960,生於維也納,德裔,移居倫敦;
2、費爾貝恩,1889-1964,英國心態學家,生於愛丁堡。
客體關係講的就像種莊稼種子土壤和環境,它對於種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1930~1940年間,克萊茵和蘇格蘭愛丁堡的費爾貝恩彼此影響學術理念,開始了客體關係理論的研究,1943~1944年在英國精神分析學會的科學論戰,可以視為是客體關係理論建立的標誌,它也被學界稱為英國學派。
四、科胡特的自體心態學
代表人物:
海因茨.科胡特,1913—1981,奧地利人,1939年移居美國,1964-1965年任美國精神分析協會主席,1971年發表《自體的分析》,首次提出「自體心態學」理論,被學界稱為美國學派。
自體心態學研究的是種子在土壤和環境中,土壤和環境的好壞對種子內部成長的影響問題。核心概念:自體客體,自體,自戀。
五、Stolorow和Atwood的主體間性心態治療
代表人物:
1.羅伯特.史托羅樓-Robert.Stolorow,Ph.D,理論創始人,美國人,1942生~
2.奧格登,霍夫曼,米切爾,波士頓小組也參加了療法的發展。
它是最新的現代精神分析,也是前四個學派的概括,它可能意味着精神分析這個學科進入了成熟的歡樂頌。
評論列表
寫的東西感觸很深,對情感上幫助很大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