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溶血症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嚴重還會導致死亡。那麼什麼是溶血症,什麼是新生兒溶血症?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可大可小的病症,看看到底溶血症是什麼。
一、什麼是溶血症?
溶血症即溶血性貧血(hemolytic anemia)是由於紅細胞破壞速率增加(壽命縮短),超過骨髓造血的代償能力而發生的貧血。骨髓有6~8倍的紅系造血代償潛力。如紅細胞破壞速率在骨髓的代償範圍內,則雖有溶血,但不出現貧血,稱為溶血性疾患,或溶血性狀態。正常紅細胞的壽命約120天,只有在紅細胞的壽命縮短至15~20天時才會發生貧血。
溶血症是什麼?雖然溶血性貧血的病種繁多,但其具有某些相同特徵。溶血性貧血的臨床表現主要與溶血過程持續的時間和溶血的嚴重程度有關。溶血性貧血的根本原因是紅細胞壽命縮短。造成紅細胞破壞加速的原因可概括分為紅細胞本身的內在缺陷和紅細胞外部因素異常。前者多為遺傳性溶血,後者引起獲得性溶血。
慢性溶血多為血管外溶血,發病緩慢,表現貧血、黃疸和脾大三大特徵。因病程較長,患者呼吸和循環系統往往對貧血有良好的代償,症狀較輕。由於長期的高膽紅素血症可影響肝功能,患者可並發膽石症和肝功能損害。在慢性溶血過程中,某些誘因如病毒性感染,患者可發生暫時性紅系造血停滯,持續一周左右,稱為再生障礙性危象。
急性溶血發病急驟,短期大量溶血引起寒戰、發熱、頭痛、嘔吐、四肢腰背疼痛及腹痛,繼之出現血紅蛋白尿。嚴重者可發生急性腎衰竭、周圍循環衰竭或休克。其後出現黃疸、面色蒼白和其他嚴重貧血的症狀和體徵。
二、什麼是新生兒溶血症?
新生兒溶血病是指由於母子血型不合,母親體內產生與胎兒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體,這種抗體通過胎盤進入到胎兒體內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見Rh血型系統和ABO血型系統的血型不合。新生兒期其他導致溶血的原因還有紅細胞酶或紅細胞膜的缺陷,這些都有專有的名稱,只有血型不合的溶血稱為新生兒溶血病。
新生兒溶血病的症狀輕重差別很大,輕症僅出現輕度黃疸,易被視為生理性黃疸而漏診,有些僅表現為晚期貧血,重度黃疸或重度貧血,甚至可發生死胎。肝大及核黃疸在重型病例可出現,但脾大少見。
1、輕型者
出生時與正常新生兒無異,1-2天後逐漸出現黃疸和貧血、程度日益加深或稍有嗜睡拒食,這種病例甚易誤診為主生理性黃疸。
2、重型者
胎兒因為紅細胞的大量被破壞,從而出現貧血以及全身水腫或者是胸腹腔積液肝脾腫大等症狀,從而會致胎兒死亡,而孕婦則會出現流產或早產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ABO血型溶血症狀很輕,只要產後仔細觀察黃疸出現的時間,及早診斷和處理,預後都是相當好的。即便是寶寶出生後,大多也不需要特殊治療,只要及時進行藍光照射和藥物治療,寶寶病情都可以緩解。即使是嚴重的Rh溶血病、核黃疸,如果能及時進行換血,絕大多數寶寶都能轉危為安。
評論列表
寫的東西感觸很深,對情感上幫助很大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