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並不是一件好事,很多家長和老師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其實孩子不學習,首先要先知道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再對應找辦法解決。
一、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
1、孩子自身原因
1.1、孩子的學習方法不對頭
不會學習的孩子學得苦、學的累、學得煩。本來孩子的心態承受能力就弱,如果長期拼命學習但是成績一直不好,那肯定要喪失信心,對學習產生恐懼。
1.2、不良習慣難改
心態學家指出人一經習得習慣,意識就深化到下意識、潛意識層面,想改正要有意志、肯下工夫才行。一部分孩子已經形成不良習慣。有的孩子上課說話、看課外書、聽音樂、玩電子遊戲、做小動作等。這樣降低了聽課效率,加大課外作業難度,延長學習時間,直接影響學習成績。
2、家庭原因
孩子向父母提問時,是否即時把所知的告訴他?如果這樣做,就會令他們無法體驗自己尋找答案的樂趣,因而扼殺了他們的內在學習動機。同時更會讓他們養成依賴及易放棄的習慣令他們失去自學能力。
3、學校及其他原因
應試教育的無奈,使學校片面追求成績,忽視孩子全面發展。評價方法的單一,使大多數孩子得不到及時的鼓勵。加上沉重的課業負擔,無休止的考試練習,難於理解的知識,使孩子望而卻步。外面的世界精彩紛呈,將學生吸引去了。還有一些社會不良現象的存在也影響學生心態健康,給他們造成厭學等不良情緒。
二、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
1、父母自己先對學習感興趣
對於厭學的孩子,試着帶動他。父母要經常讀書、讀雜誌、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向孩子表現出對學習的熱愛;經常談論令你感興趣的事情,告訴孩子你所學到的各種新鮮有趣的知識……經常詢問孩子在學校里學到哪些新知識。讓孩子感覺到你對學習的興趣,他自己就會被感染。
2、鼓勵孩子,挖掘興趣
如果你的孩子不學習,可以觀察孩子的興趣是什麼,從他感興趣的事入手,然後把興趣變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對於那些不知道自己興趣在哪兒的孩子,可以先嘗試不同的事情直到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這一路嘗試他們也會一直在學習,一旦發現他們的興趣所在,他們就會加速前進。
3、引導孩子主動體會學習
只有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有可能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可以這樣問:「感覺怎麼樣,背完這首詩你是不是很快樂。」這樣主動引導他,讓他主動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他學會了一首詩,讓他體會到那種成就感,價值感。
孩子厭學的話,要引導孩子體會學習快樂,關鍵是讓他主動體會,這樣他才會感覺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最後,即使你不去引導了,他自己也形成了這樣主動體會學習快樂的思維模式,那麼他學習上的進步,就會不斷地凸現出來。
4、把日常生活與學習結合起來
孩子不學習不要着急,多結合日常生活讓孩子真心體會。讓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計劃也許會使他愛上地理;讓孩子學會剪報也許會使他留意政治、新聞;領孩子去參觀博物館;全家人至少每天有一段在一起學習的時間;留意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平時散步、購物、訪友時拐進書店,瀏覽群書。
評論列表
挽回一段感情就是挽救一個家庭。
求助
求助
可以幫助複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