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即地獄,這本書相信很多人都有看過,可是它是什麼意思,其中有富含了什麼道理,我們該如何理解這句話這本書,這又是另外一種解讀。
一、他人即是地獄什麼意思?
《他人即地獄》是2012年8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戴維·邁爾斯。本書節選自美國著名心態學家戴維·邁爾斯的超級暢銷書《社會心態學》。情感困惑加導師/信,一對一免費分析
二、書籍內容介紹:
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在他的名劇《禁閉》中寫道:「他人即地獄。」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人與人之間不可避免的矛盾衝突。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自發地對他人產生偏見,有時會引發不同目的的攻擊行為,甚至導致雙方的衝突。在更廣闊的人類社會中,衝突不僅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也存在於不同群體如種族、性別乃至國與國之間。加/信,一對一免費分析情感問題
《他人即地獄》這本在國外大學的心態學學生中幾乎人手一冊的書,集合了當今與我們的生活最為貼近的社會心態學中最優秀的成果。全書分為三個主題,「偏見:我們為何不喜歡他人」和「攻擊行為:傷害他人」分析了人際關係中的醜陋一面:為什麼我們不喜歡、甚至是鄙視彼此?我們在何時、為什麼彼此傷害?在「衝突與和解」中,我們思考了社會衝突是如何發展的,以及公正和平地解決衝突的四C原則。
《他人即地獄》兼具科學性與可讀性,戴維·邁爾斯的文筆優美睿智,既適合社會心態學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閱讀,即使對於沒有心態學背景的讀者,讀起來也是引人入勝、發人深省的。
三、如何理解他人即地獄?
從部分人的解讀看來,首先,「他人即是地獄」這句話不是來自宗教意義上的,而是一個著名的哲學論斷。來自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的一部戲劇中,名叫《禁閉》(也譯做《間隔》)。
不過至今關於這個論斷,至今沒有標準解釋,即便是薩特生前多次說很多個解釋,其實都是誤解了他的願意。
在薩特的《禁閉》中,講三個罪惡的鬼魂,被獄卒放到一個禁閉的屋子中。屋子沒有鏡子,沒有任何可以看清自己的物品,每個想要看清自己的人只能依靠另外兩位。然而,三個人彼此各有心事和各自的罪惡,有懦弱的、同性戀的、色情狂的,想要從別人身上看到真實的自己,想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想表現的自己,都是不可得的, 他們相互扯皮、對抗,爭鬧,無休無止,因為誰也無法離開,誰也無法死去,誰也無法獲得更多的……彼此折磨不休。
由此可見,對這三個魂靈來說,別人就是自己的地獄。
如果從宗教角度來說,這個好像是佛教說的「八苦」中的一苦。所謂八苦,是佛教將人類所有的苦分成八類: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蘊苦。生老病死,四種苦是我們常見已知道的;愛別離,是相愛人分離;求不得,是你所希望的卻無法獲得,所以痛苦;五取蘊苦是所有苦痛糾纏一起的苦。而「他人即是地獄」這個劇所表現的,則是「怨憎會苦」——相互討厭的人被強迫低聚集一起,無法各自解脫。
現實中,工作的同事、活動的團體甚至婚姻家庭中,常常會體驗到這種苦,怨恨的人卻要結成團體去做事,那種心態,絕對會產生「他人即地獄」的即視感。
熱門文章推薦:
精神緊張 精神焦慮症的自救
開會發言緊張怎麼辦 4招克服緊張
控制情緒: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評論列表
這個真的給我們很多幫助,特別是對愛情懵懂無知的年紀,可以讓我們有一個正確的方向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