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不是成年人才有,也有兒童焦慮症,特別是嬰兒時期寶寶們分離焦慮父母們要重視起來。那麼兒童焦慮症的表現有哪些?
一、兒童焦慮症的表現
1、年幼的孩子由於語言發育尚未完善而不能很好地表達內心的不安和惶恐,常表現為愛哭鬧、不易安撫、對環境變化比較敏感,在環境變化時感覺會加重,出現睡眠障礙和排泄習慣紊亂,如入睡困難、夜驚、尿床、便褲等。
2、發作性緊張、煩躁、恐懼、不安,擔心將會有不祥之禍發生,害怕離開父母或親人等等。
3、有的孩子拒絕上學,即使勉強到校也很少與老師、同學交往,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完成課堂作業。
4、在談到兒童焦慮症有什麼症狀表現時,專家還說,有的孩子由於煩躁情緒易與同學發生矛盾和衝突,也不願意上學。
5、有的孩子還會出現食慾減退、腹瀉、嘔吐、頭痛、睡不着覺,甚至心慌、氣短、大汗淋漓等症狀。
二、寶寶分離焦慮怎麼辦
是指一般嬰兒7~9個月的時候,如果將其與爸爸、媽媽或其他主要照顧者分開一段時間,就會哭鬧不安。分離焦慮一般出現在一周歲之前,因為嬰兒正處於形成特殊情感聯接階段,1歲以後其分離焦慮的強度會慢慢減弱。
1、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孩子黏人,是尋求安全感的一種方式。父母在孩子3歲以前給予足夠多的愛和陪伴,有助於幫孩子建立安全感,讓他更信任這個世界。
總之,你若給了孩子足夠多的愛和陪伴,孩子就不會把你的存在當成「奢侈」,他也會相信「分離」只是暫時的,陪伴會是長久的。
2、引導孩子多接觸新環境和陌生人
找一些機會讓孩子接觸陌生人和新環境,你可以在場,但不要干預孩子。比如,當孩子在新環境試着跟新朋友玩樂時,你可以在一旁跟朋友閒聊,讓孩子漸漸習慣在沒有父母干預下的自主社交。
如果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有很多人參與撫養(當然父母的主導作用無可替代),孩子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會更強。
3、做好「分離準備」和「重逢驚喜」
離開孩子前,跟孩子解釋你要去哪裡,做什麼,多久回來。對於低齡的孩子,把「離開」編成一個童話般的謊言也是可以的。
分離之後的重逢,帶一件孩子不常見到的小玩具或禮物,以及把重逢場景布置的戲劇化一些,都會讓孩子喜悅倍增,甚至會期待下一次的別後重逢。
評論列表
太感謝你了,我們現在都已經和好了,謝謝!
老師,可以諮詢下嗎?
如果發信息不回,怎麼辦?